升明橋,位于盛澤鎮(zhèn)東白漾口(此漾一作東白洋,又名菱葉渡)。據清乾隆年間所刻的《盛湖志》(清代仲沈洙纂、仲樞增纂、仲周霈再增纂)記載,此橋由里人于明崇禎二年(1629)始建,清雍正十一年(l733)重修。另據民國十四年(1925)烏程周慶云所刻的《盛湖志》(清代仲廷機纂、仲虎騰續(xù)纂)記載,該橋由里人建于明崇禎十四年(1641),清雍正九年(1731)重建。1986年,升明橋被列為吳江縣文物保護單位,1991年,當地政府對橋進行了整修。升明橋全長46.94米,橋頂寬4.25米,堍寬5.45米,拱形三孔,拱券以縱聯分節(jié)并列法砌置,中孔較大,矢高5.39米,跨徑達10.7米,便于舟船通行,兩次孔較小,使整個橋形富有風姿。升明橋所跨河面開闊,橋身高大,遠遠望去,橋的倒影在岸的花樹映襯下落在水中,恰似一大二小三圈碧玉之環(huán),露在水上的一半便是升明橋,而另一半則浸沒在水里。若將目光透過橋洞而望,只見洞外有……
[詳細]